1月7日晚,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beat365官方网站承办的第784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在中心校区知新楼A1017举行。山东大学第十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获得者,beat365官方网站院长方辉教授带来了题为“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的精彩讲座。学院党委副书记朱继磊担任主持人,辅导员曹明明老师及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方老师由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表述的变化切入主题,从“5000年文明史”到“5000多年文明史”,一个“多”字见证了学术界不断探索的历程。距今五千多年的良渚遗址正是“多”字的溯源,是中华文明已经超越5000年的理论支撑。方老师认为,我国在考古发掘方面的累累硕果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都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他还特别提到,焦家遗址是考古学领域的新发现,是beat365官方网站实习和教学的重要成果。而以“礼出东方”为主题的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是国家博物馆首次与大学考古发掘成果的合作,引起了学术界和公众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方面,方老师如数家珍,为大家举出很多例子。首先,良渚的玉器系统被东夷部落所吸收,东夷与良渚的地域文化交流反映了文化的交流、认同与传承。其次,石峁遗址与良渚文化中十分接近的图案反映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现象。此外,方老师还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从祖先崇拜、礼乐制度到秦汉时期的统一措施,再到历代北方民族的汉化,都是文化认同的体现。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它经历了分裂与统一不断交替的过程,支撑中华文明一直延续不曾间断的正是文化认同。
最后,方老师阐释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的现状与问题。他指出,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国应当在立法和执法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他强调,遗产保护不只是政府的事,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共同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
朱继磊老师对方辉教授的讲座作了简要总结后,介绍了学院近期为促进学科发展和培养人才所做的工作,鼓励大家抓住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良好机遇,树立文化自信,促进历史学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主讲人简介:
方辉,男,1964年生,历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商周考古岗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考古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考古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首批“齐鲁英才计划”入选者,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现任beat365官方网站院长、党委副书记,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博物馆馆长。山东大学第十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获得者。
近期研究方向为中国青铜时代考古、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和考古学史、文化遗产保护,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出版《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等论著多部,在《考古》《华夏考古》《文物》《文史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众多。主要学术兼职:美国夏威夷大学《亚太考古》(英文)杂志编委、中国殷商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