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道
当前位置: beat365官方网站 >> 科学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重新审视“金银平脱”工艺的描述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31日 15:14    点击次数:831

2020年3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王全玉教授在科技考古领域著名期刊Archaeometry上发表题为“Was Lacquer the Key Ingredient For Luxurious Jinyin Pingtuo Products In the Tang Dynasty of China (AD 618-907)?”(“漆”是中国唐代金银平脱技术中的关键要素吗)的论文,第一次对唐代金银平脱器物进行科技分析,结果未检测出漆的存在,此研究对以往考古界对唐代金银平脱工艺描述的准确性提出质疑。

面向公众的“百度百科”对金银平脱的描述取自《唐代金银平脱工艺浅析》(申永峰、刘中伟,《中原文物》2010年第2期):金银平脱是一种将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器物装饰技法。刘中伟和吴磊在《唐代金银平脱工艺探讨》(《内江科技》2008年第6期)一文中叙述:金银平脱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器物装饰技法,工艺流程是利用金银延展性好的特点,于极薄的金银箔片上雕镂出多姿多彩的复杂图案,剪裁成一定形状,将它们按照设计用漆粘合于器物表面,然后在其表面多次髹漆,待干透后打磨推光,于漆地上显露出金银花纹。

针对业界长期存在的这种工艺描述,研究学者普遍认为“金银平脱器”的关键要素是漆,但此描述只是基于肉眼观察和承袭前人之说,没有科学数据支撑。本文首次利用多种科技分析手段,如紫外照相、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原位硅烷化的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Py(HMDS)GC-MS),研究器物制作工艺、确定所用材料成分。文章选用了来自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两件器物作为分析目标,一件是唐代银碗(图1a),另一件是唐代铜镜 (图1b)。碗的外侧和镜的背面均为金银平脱工艺装饰。

图1.大英博物馆馆藏唐代金银平脱器(a:唐代银碗; b:唐代铜镜)


唐代银碗的外观形貌如图2所示。银碗由银片锤揲而成,口部外翻。银碗金属本体之上的装饰层分为两层:下层为纺织品衬底层,上层为黑色物质层(所谓的“漆”层)。银箔装饰图案位于纺织品层之上,与黑色物质平齐。在显微镜下对银碗的衬底层和所谓的“漆层”的2个斑块位置(图3)分别提取微小样品并进行Py(HMDS)GC-MS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由谱图可以看出,纺织品衬底层显示有淀粉存在,其可能被用作制造过程中的粘结剂。黑色物质层谱图分析表明,取样部位含有的成分主要为脂肪族羧酸类,说明其中含有油脂类物质,但是并未检测到“漆”物质的存在。

图2. 银碗的侧面图展示银箔图案和纺织品衬底层


图3. 银碗‘漆层’取样位置图示


图4. 银碗装饰层的Py(HMDS)GC-MS谱图

(a)来自下层衬底的样品;(b)来自上层“漆层”的样品


文章还对另一件馆藏物唐代铜镜进行了分析。铜镜为方形,镜背为“金银平脱”工艺,也分两层,上层为黑色物质层和嵌入的金属图案,下层为不平整的砂质底层,嵌入的金属为镀金银箔 (图5)。经过Py(HMDS)GC-MS谱图分析表明,原先被认为为“漆”的黑色物质经检测为虫胶,此外还检测到现代修复用的醇酸树脂类物质(图6)。

图5. 铜镜背面的超景深显微镜照片

(a)下层砂质层和上层黑色物质层;(b)镀金银箔图案

图6. 铜镜装饰层的Py(HMDS)GC-MS谱图


以上结果分析表明,“金银平脱”器物中未检测到“漆”的存在。可能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所分析的样品中不含漆但并不一定代表整个黑色层不含漆;二是黑色层本来就不含漆。由此可见“金银平脱器”表面基体材料未必是漆,可能是树脂、虫胶、桐油等物质。

目前金银平脱器的文章大多停留在肉眼观察、描述以及承袭前人之说的阶段,此前进行过的金银平脱器和螺钿装饰器物的科技分析,仅有对日本正仓院9件螺钿铜镜的紫外线照射分析。本文中,王全玉教授首次运用包括显微观察、无机金属成分分析、有机物的成分分析等科技分析手段,对金银平脱器进行了系统分析。与业界普遍认为的“金银平脱器的关键要素是漆”的观点不同之处在于,本文所研究的这两件器物与正仓院的9件器物均未检测出“漆”,我们不禁要问:其他同时代相同工艺的文物是什么情况?此次研究是否具有代表性?漆是否是金银平脱技术的必不可少的元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靠各科研机构对自身存有的以及出土的未经任何文保处理的金银平脱器和螺钿装饰藏品,积极开展相关的科技分析研究。胡健的《唐代螺钿铜镜的样式和工艺新探》和小林公治的《中国螺钿史研究情况与课题——以亚洲螺钿史建设为目标》文章中都在呼吁科技分析的必要性,相信未来随着科技分析手段的深入运用以及比较研究方法的不断开展,对金银平脱工艺和螺钿工艺的描述会更加科学、准确。


本文中,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王全玉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大英博物馆亚洲部的Y.Chen和科技部的D.Tamburini。王全玉,山东大学特聘教授,2019年加入文化遗产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冶金考古。


【作者:刘耐冬    责任编辑:李婧】


上一条:张俊娜副教授谈“从遗址到聚落——CONTEXT视角下的环境考古研究”

下一条:赵海涛副研究员谈“存亡之际——二里头都城的尾声”


关闭